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現在靠傳統資源,也就是靠資金、勞力、土地、愈來愈賺不了什麼錢,最主要的資源是資訊和知識。」知識是財富的新基石,誰掌握了知識,誰就掌握了致富契機(高希均,民95)。知識經濟將「知識」視為現今社會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獲取利潤的方式從以往追求成本的降低和技術的改善,轉變為善用知識是獲取利潤的最大關鍵;由知識所創造出的價值,使經濟得以成長和財富可以不斷累積,進而形成以知識為首要的新經濟體系。
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發展的新體認如下:
(一)終身學習
傳統的觀念,學習的時間全部集中在人生前期的求學階段,但知識經濟的時代下,知識的累積與更迭快速,學校所學的知識是無法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下永保競爭力。所謂「給他魚吃,不如教他怎樣釣魚」,教導學生終身學習的知識和技能,是未來知識經濟時代,學校課程發展的重點。
(二)學習環境的擴展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下,校園不再是提供知識的唯一場所,學習的場所從以往的學校逐漸擴展至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例如透過網際網路和視訊軟體的運用,在家庭和工作的場合也可以營造出學習的環境。學習的場所不再侷限於校園,社會處處皆可以成為進行學習的最佳場所。
(三)學習方式更多元
透過資訊科技媒體的輔助,學習的內容呈現多元,學習的方式更是超越時空的限制。現今強調的是數位化學習模式,引導學生透過教學影片、電腦輔助教學或遠距教學等進行學習,學習的方式朝向多元化發展。
(四)主動學習
過往填鴨式的教育,導致學生只有吸收而沒有消化,成為知識的接受或消費者,被動學習的結果,使得學校教育造就一些只有在考試卷上打拚的考試機器。知識經濟的新時代來臨,學習能力的培養重於學習內容的記憶,教師應培養學生「學習如何學」和「持續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五)教師角色的新轉變
由於報章雜誌和書籍的大量印刷與透過資訊通訊科技的協助,使得知識大量的被累積、分享和創造,知識單靠教師的傳遞與講授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唯有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使學生適應時代的需求,而教師的角色也因此必須從課程教學的角色轉變成為輔導學生如何擷取知識的指導者與輔導者。
綜合上述可知,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已經對於學習者的學習時間、學習場所、學習管道、和學習層面造成影響。此外,學習者、學校教師與學校組織的角色也面臨和以往不同的轉變。
資料來源:enews.trsc.chc.edu.tw/94Webs/data/study123.doc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115390.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